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4-08-27 08:27:35 | 浏览:
南昌村是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走进位于该村的柏之源生态农业基地,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果香。放眼望去,遍地的凤梨错落有致、长势喜人,现场不少村民正忙着收割、采摘、搬运、装车,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
“去年引进种植8亩‘西瓜凤梨’,今年就迎来了丰收,亩产有350颗左右,每颗约6斤,十分开心。”该基地负责人龚舒畅介绍,“西瓜凤梨”的成功种植,得益于当地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等自然条件,种植出来的凤梨不仅个头大、品相好,而且口感脆爽细腻、汁多味甜,市场前景良好。
又名台农22号凤梨,原产我国台湾 ,近年来在两广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域引种成功。
去年7月,龚舒畅到惠州等地学习种植经验时发现,紫金的气候也非常适宜种植南亚热带水果,市场潜力巨大,于是将其引进到基地种植,并成功获得丰收。
“在丰收期,我们需聘请50多个村民过来套袋、采摘。”首批“西瓜凤梨”的成功种植,让龚舒畅充满了信心。他打算今年9月在全村推广种植“西瓜凤梨”,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在“西瓜凤梨”的销售上,龚舒畅尚未建立稳定销售渠道。得知情况后,深圳市驻柏埔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发动后方单位采购,广泛探索消费帮扶新路径。
“我们争取把这个特色水果上架到‘圳品’平台,做大做强产业链,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增收。”工作队队长曾凡臣说,工作队将为当地特色农业产品提供长期、稳定的消费帮扶市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