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5-05-16 14:18:52 | 浏览:
“现在果树大部分开花结果了,正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也是品质掌控的关键期。你像夏黑葡萄,我的标准是每串90-100 粒,葡萄的长度在20厘米左右,串重在2斤左右,颗粒大小均匀,颜色纯正,这样才给人消费欲望。”5月14日,扬州西郊仪征市刘集镇仓房村的扬州美盛农业种植园负责人翟飞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介绍。今年50岁的翟飞,从银行离职后,流转135亩土地创业,种植特色水果。他导入高校专家力量,助力刘集镇打造区域樱桃品牌,还招聘大学生到种植园就业,培养他们成为智慧“新农人”。
近段时间,各种水果都进入快速生长期,翟飞每天穿上工作服,戴着草帽,手拿疏果剪,为工人们做着各种示范。“通过修剪树枝,可以调整树形结构,优化光照分布,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翟飞说起果树种植技术,头头是道。美盛农业种植园占地135亩,紧靠345国道,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当时在银行工作,为不少农业种植户提供金融服务,我了解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越。”翟飞从金融系统离职后,选择农业生产,他想用新技术种出“不一样的水果”。创业之前,他前往外地,拜师沉浸式学习,在外地一待就是八九个月。“因为刘集属于丘陵地区,地势高低落差大,土壤以黄粘土为主,我通过专业方法,增加土壤有机含量,让土壤保持疏松透气。”翟飞突破种苗培植过程中的难点堵点,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各个品种的育苗专家学习新的技术要点,从农业的门外汉,逐渐摸出了门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普通梨园、葡萄园、樱桃园使用化肥,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土壤容易板结。但在翟飞这儿,每年每亩地里光有机肥的成本就高达3000元,用于采购传统菜籽饼、牛羊粪以及“杂草”等,几乎不用化肥。另外,他的葡萄园、梨园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激素“催熟”,而是开花后挂果满120到180天再采摘,让果实自然生长,自然成熟。以翟飞种植出的苏翠苹果梨为例,糖度高、皮薄肉嫩、口感清脆、细腻无渣。2022年,翟飞种植的葡萄在扬州市葡萄比赛中获得金奖,2023年种植的苏翠苹果梨在仪征市农产品比赛中荣获银奖。
“管果园和管企业一样,同样需要耐心。”翟飞表示,高品质的产品永远不缺市场,自己水果进入了企事业单位,销往了品牌连锁水果店。眼下,农场里60亩梨树,枝叶繁茂,15亩樱桃6月便能上市,还有7月的梨,8月的葡萄、9月的大秋脆柿,前景可期,今年农场销售预计超过300万元。
据介绍,去年,上海交通大学纠松涛副研究员结合仪征当地土壤与气候特征,将适合长江中下游种植的“交大1号”甜樱桃品种引入翟飞的农庄。眼下,近500棵樱桃树正处于授粉挂果阶段。翟飞将这些樱桃当做宝贝,每日检查管理。翟飞介绍,目前樱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当地气温及湿度较山东地区偏高,一些较好的樱桃品种在当地开花不结果,遇到倒春寒更是难以挂果,与上海交大樱桃研发项目团队联系,引进的“交大1号”品种能解决这些难题,打造本地樱桃品牌。
据了解,近年来翟飞的种植园已引进葡萄5个品种,梨2个品种,樱桃4个品种,柿1个品种,桃3个品种,共计15个品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翟飞深知水果种植需要技术加持,自己也成长为十里八乡的水果种植技术能手,成为仪征市和邗江区多家水果种植户的技术顾问。翟飞不仅育果,还育人,他招聘有志于水果种植的四名大学生来种植园工作,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鼓励他们安心扎根乡野。他亲自教授技术,让大学生全程参与果树“种、管、收、售”各个环节。
梨树、桃树与柿树交错生长,果园通过多种水果“接力”生长,为游客串联起长达5个月的沉浸式采摘体验。漫步在翟飞的种植园内,散养的土鸡土鹅在种植园内悠闲踱步;打造的一方池塘周边,小龙虾钓位和露营地建设正在进行中;开辟的亲子采摘区与生态散养的鸡鹅,构成了多元的休闲场景。“城里人来这里,既能体验摘果子的乐趣,又能让孩子亲近自然。”翟飞说,当下他通过将果树种植技术资源与农耕文化巧妙融合,让农产品附加值在丰富的采摘体验中显著提升。如今每到周末,他的农庄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田园风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扬州美盛农业种植园看到,各种水果挂满枝头,这里的葡萄、水蜜桃、香梨、樱桃,成为推动三产融合、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果”。据介绍,美盛农业的年用工量在3600人次以上,年支付工资近60万元。从最初的两三栋大棚到现在的45栋大棚,从原来的年收益60多万元发展到现在300多万元。这些数字,彰显着翟飞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信心和与村民共同致富的决心。
记者了解到,扬州美盛农业种植园是刘集镇乡村特色水果产业的代表。近年来,该镇因地制宜布局“一村一品”,逐步形成了以刘集村橘子、利民村西瓜、夏窑村樱桃、黄营村砂梨、仓房村葡萄、铁牌村黄桃、中心村草莓、陈巷村火龙果、盘古村李子等为主导的特色水果产业。近年来,该镇依托扬州西郊区位优势,引入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户种植西瓜、草莓、黄桃等特色水果,打造连片采摘园区。目前,全镇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超2500亩。
刘集镇副镇长疏仁高介绍,该镇形成草莓、西瓜、油桃、香梨等多样化的种植格局,配套建设了农业电商平台“刘驻乡情”,为农产品销售和流通提供有力保障。该镇将水果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探索“农业+文旅”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下一步,将着力打造集休闲农业、观光体验、研学教育、民俗餐饮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的致富路。通讯员 赵磊 赵楠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