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4-06-05 05:18:47 | 浏览:
近日,在港西镇上海沐易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一种漂洋过海而来的“洋水果”——泡泡果挂果成熟。泡泡果又名巴婆果,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在国内市场非常罕见,那么,它是如何在崇明“安家落户”的?它的口感、价格又怎么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走进合作社,一棵棵枝叶繁茂、树冠呈塔状的树木映入眼帘,这就是泡泡树。拨开翠绿的叶子,一个个绿色的果实挂满树枝,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记者了解到,合作社种植了多个品种的泡泡果,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口味丰富多样。
从外观来看,小一点的泡泡果像芒果,大的像“迷你”型的冬瓜,重量从几两到一斤都有。表面平平无奇,但吃起来却让人惊艳。浓香型泡泡果切开,里面是乳黄色的果肉,咬上一口,唇齿间充斥着香蕉、芒果、菠萝交织的浓烈香味;清香型的泡泡果,味道则像苹果和牛油果的混合体。泡泡果不仅口感、香味独特,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能起到免疫调节、降血脂等多种功效,营养价值非常高。
泡泡树是合作社负责人杨先生于1998年从美国引进的。杨先生是苗木种植户,以前主要种植绿化景观树。近年来,由于大树行情趋于平淡,他开始瞄准特色品种进行种植。泡泡树集观赏性和食用性为一体,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崇明市场还是空白,这引起了杨先生强烈的兴趣。于是,他大胆尝试,当年引进了约6000粒种子,开始重点培育。
从引种、试种、播种、结果到上市,这一过程足足花了杨先生20多年的时间。他告诉记者,本身泡泡树就生长缓慢,6年才结一次果。期间,又由于不了解泡泡树的生长习性,遇到了病虫害等危机,导致幼苗成活率差,无法实现规模种植。为此,他和团队多年来不断摸索,并多次参加科技部门的科研攻关和研究,还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研究,逐步完善栽种技术和栽培形式,才让这种外来植物逐渐适应了崇明的气候、土壤。为确保泡泡果的口感和品质,多年来,合作社还不断地进行品种选育工作,淘汰口感不佳的品种,并坚持绿色栽种,使种出来的泡泡果绿色无公害。
据悉,合作社共种植泡泡果400亩,目前25亩挂果,亩产1000多斤,培育出种苗18万余株。“泡泡果生长不易,成熟期也只有月余,国内市场又罕见,可以说是按个卖的精贵果,价格在80元左右一个。合作社现在主要是通过小红书、抖音平台推广,‘崇明Me道’是目前唯一的销售平台,今年第一年上市也给出了优惠尝鲜价。”杨先生说。
此次合作社成功引进、栽培、繁殖泡泡树,不仅填补了崇明市场的空白,也对于丰富崇明经济林栽培树种、增添新的果品种类,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合作社将继续深耕产业发展,打造泡泡果全产业链,扩大市场影响力,力争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泡泡果产业基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