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5-07-08 22:59:24 | 浏览:
时值盛夏,位于利津县汀罗镇西宋二村的制冰厂内却是一片清凉。车间内忙碌有序,工人们接力配合,伴随着机械轰鸣声,自动化制冰设备正以每分钟产出3块工业冰的效率运转,晶莹剔透的冰块在传送带上整齐列队,由机械臂精准码放至仓储区,即将发往周边水产市场与冷链物流中心。这座由5个行政村跨村联建的产业项目,自投产以来,日均产冰超1000块,月营业额稳定在1.2万元,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助力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
“制冰厂投产前,‘加冰难’长期困扰着我们。”正在加冰的河北货车司机老赵坦言,“现在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加不到冰了,运输的产品品质也大大提升了。”老赵曾经面对的困局,也正是建设制冰厂的商机。“周边水产企业众多、蔬菜水果种植连片,加冰需求旺盛,我们瞅准机会,便决定搞一个制冰厂。”西宋二村党支部书记程汝锦回忆道。
想法虽好,缺乏启动资金却成了阻碍理想变为现实的一座大山。紧要时刻,“跨村联建”成为了破“冰”的关键一招。在汀罗镇创新推行的“跨村联建”机制指引下,西宋二村联合西宋一村、大广子一村等4个行政村,统筹整合闲置建设用地、集体资金,通过“土地入股+资金众筹”模式组建项目公司。“过去单个村搞产业,资金缺口大、技术壁垒高,现在5个村拧成一股绳,土地、人才、市场资源互通共享。”程汝锦坦言,联建模式不仅解决了技术引进难题,更通过联合采购将设备成本降低20%。目前,制冰厂已形成“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分红”的标准化运营体系,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1+45”的效应。
谈及制冰厂的运营现状,程汝锦喜上眉梢,“单块冰批发价4元,月营业额在1.2万元左右,随着气温升高,订单量还在持续增长。”车间配备的智能温控系统可将制冰周期缩短至4小时,产能较传统工艺提升3倍,完全能够满足周边20公里范围内水产养殖、果蔬保鲜的用冰需求。
制冰厂的投产为周边村民打开了“家门口就业”通道。在分拣区工作的李建霞每天能挣到120元,并且“挣钱顾家两不误”。据统计,项目已吸纳16名村民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更重要的是,联建村通过利润分配机制实现集体经济“造血”升级。按协议,制冰厂年利润的60%将按股分配至5个行政村,预计每村年均增收2.5万元。“这笔资金将全部用于村道亮化、污水处理等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汀罗镇党建办主任吴小磊说。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西宋二村制冰厂的成功实践,也是利津县跨村联建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作为全省“跨村联建”重点跟踪指导县,利津县抓住机遇,成立联合党组织79个,覆盖398个村,由联合党组织牵头成立共富公司、片区合作联社等经济组织,整合各村零散资源,实现并肩作战、同向发力,推动共建共富。持续探索国有企业助力乡村共富模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资金、技术等优势,累计投入资金4730万元,撬动9000余万元社会资本注入,赋能37个共富项目建设,推动有经营性收入的村由125个增加到198个,激活了乡村共富的“一池春水”。
跨村联建破解了乡村发展“孤岛困境”,利津县汀罗镇5村联建制冰厂堪称典范。以“土地入股+资金众筹”整合资源,借技术共享降低成本,实现日均产冰超千块、月营业额1.2万元,既解周边冷链用冰难题,又带动了群众就业、村集体年均增收2.5万元。此模式以组织联建破资源壁垒,用“1+45”的共富逻辑,为乡村振兴注入“联建破冰”的实践智慧。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近日,位于东营区的东营黄河公铁大桥,工人正有序施工。黄河公铁大桥是津潍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入夏以来,施工方科学安排时间,减少高温...[详细]
东营区以数字技术为引擎,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循环农业、数字农业转型升级,构建起集智能种植、智慧养殖、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于一体的...[详细]
生态补水为湿地“解渴” 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工作启动
近日,随着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工作稳步推进,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生态补水的黄金期。黄河水奔腾而下,为这片珍贵的湿地生态系...[详细]
近日,省科技厅公布了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东营市共18项成果上榜,获奖数量较上年增长38%,分别获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技...[详细]
7月3日下午14时 ,黄河最下游利津水文站实测流量由上午8时的3910立方米每秒回落到了3790立方米每秒,标志着2025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最大流量...[详细]
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战高温冲刺“最高塔”建设 全力打造“黄河第一跨”
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全体建设者迎高温、战酷暑,全力冲刺203米黄河最高主塔建设,为打造“黄河第一跨”筑牢根基。[详细]
“以往‘三夏’,全员上阵抢收抢种,累得焦头烂额。”农场技术经理李树光感慨,“如今智慧农机挑起大梁,彻底变了样!”今年麦收,农场无人...[详细]
东营市东营区6家企业入选2025年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和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项目名单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和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项目名单,东营区推荐6家企业成功入选。[详细]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推介发布了2025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东营市遴选推荐的刺参“华春1号”成功入选全省农业主导品种,为推动刺...[详细]
近日,东营高新区胜利泵业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技术人员在赶制海外订单产品。该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潜油永磁同步电机产品具有...[详细]
东营职业学院2025年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44个专业招生计划5800人
6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东营职业学院2025年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东营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学生工作处处长赵云华介绍了东营职业学院办学...[详细]
绿色,是生态文明的底色,是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也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建设的主打色。如今,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城...[详细]
近日,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东营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目录(第一批)》,涵盖人社领域、资金发放、就医购药、文化旅游、...[详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战高温冲刺“最高塔”建设 全力打造“黄河第一跨”
东营:延链强链 打造万亿级高端化工产业集群【聚焦工业经济“头号工程”】
近30国青年齐聚宁夏!“青连丝路—丝绸之路国际青年影像交流计划”宁夏创作营启动
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战高温冲刺“最高塔”建设 全力打造“黄河第一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