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5-08-10 11:53:45 | 浏览:
“今年的高温天气来得早,葡萄大棚里面温度更高,但目前正是病虫害高发期,为了减少经常打药造成的药物残留,我们避开白天晴热时段,选择清晨或者傍晚,集中人力把病果、坏果、弱果疏除后进行套袋,既保证了果面干净,也杜绝了病虫害的侵染。”8月5日天刚蒙蒙亮,扬州西郊仪征市刘集镇仓房村的扬州美盛农业种植园负责人翟飞就和工人们进了大棚。今年50岁的翟飞,从银行离职后,流转135亩土地创业,种植特色水果。他导入高校专家力量,助力刘集镇打造区域葡萄、樱桃品牌,还招聘大学生到种植园就业,培养他们成为智慧“新农人”。
美盛农业种植园占地135亩,紧靠345国道,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近段时间,各种水果都进入浆果成熟期,翟飞每天穿上工作服,戴着草帽,到各个管理区域进行查验,为工人们做着各种示范。“通过合理的果量控制,再结合适当的水肥补给,给果实创造充分的生长能量,促进果实的生长与成熟,提高果实的品质与质量。”说起果树种植技术,翟飞头头是道。
“以前在银行工作,为不少农业种植户提供金融服务,深刻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从金融系统离职后,翟飞选择了农业,他想用新技术种出“不一样的水果”。创业之前,他前往外地,拜师学习,在外地一待就是八九个月。“因为刘集属于丘陵地区,地势高低落差大,土壤以黄黏土为主,通过逐年增施生物有机肥,生长季合理搭配微生物菌肥、液体氨基酸、腐殖酸等水溶肥料,保持土壤中微生物菌群的平衡,让果树的根系健康生长。根深才能叶茂,叶茂才能果好。”翟飞不断向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育苗专家学习新的技术要点,从农业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普通梨园、葡萄园、樱桃园使用化肥,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容易板结。但在美盛农业种植园,翟飞用菜籽饼、牛羊粪等替代化肥,每年每亩地光有机肥的成本就高达3000元。另外,翟飞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激素“催熟”,而是开花后挂果满120到180天再采摘,让果实自然生长,自然成熟。2022年,翟飞种植的葡萄在扬州市葡萄比赛中获得金奖,2023年种植的苏翠苹果梨在仪征市农产品比赛中荣获银奖。
“管果园和管企业一样,同样需要耐心。”翟飞表示,高品质的产品永远不缺市场,自己的水果进入了企事业单位,销往了品牌连锁水果店。眼下,巨峰葡萄、锦绣黄桃、苏翠梨和苹果梨正火热销售中,8月的葡萄、9月的大秋脆柿,前景可期,今年农场销售预计超过300万元。
去年,上海交通大学纠松涛副研究员结合仪征当地土壤与气候特征,将适合长江中下游种植的“交大1号”甜樱桃品种引入翟飞的种植园。眼下,近500棵樱桃树长势良好。翟飞将这些樱桃当作宝贝,每日检查管理。翟飞介绍,目前樱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气温及湿度较山东地区偏高,一些较好的樱桃品种只开花不结果,遇到倒春寒更是难以挂果,“引进‘交大1号’就是想解决这些难题,打造本地樱桃品牌。”
据介绍,翟飞的种植园已引进5个葡萄品种,2个梨品种,4个樱桃品种,1个柿品种,3个桃品种。能吃苦、肯钻研的翟飞已经成长为十里八乡的水果种植技术能手,担任仪征市和邗江区多家水果种植户的技术顾问。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翟飞深知,种植技术对于水果的重要性,育果更要育人。为此,他高薪聘用了有志于水果种植的四名大学生来种植园工作,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鼓励他们安心扎根乡野、共建新农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种下“希望”。他亲自教授技术,让大学生全程参与果树“种、管、收、售”各个环节。
翟飞表示:“接下来,我和同事们将钻研更多先进实用的技术,让更多养殖户端稳科技饭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种植园里各种水果挂满枝头,葡萄、水蜜桃、香梨、樱桃,成为推动三产融合、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果”。据介绍,种植园的年用工量在3600人次以上,年支付工资近60万元。从最初的两三栋大棚到现在的45栋大棚,从原来的年收益60多万元发展到现在300多万元。这些数字,彰显着翟飞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信心和与村民共同致富的决心。
梨树、桃树与柿树“接力”生长,为游客串联起长达5个月的沉浸式采摘体验。漫步在翟飞的种植园内,亲子采摘区与生态散养的鸡鹅、露营地等,构成了多元的休闲场景。“城里人来这里,既能体验摘果子的乐趣,又能让孩子亲近自然。”翟飞说,通过将果树种植与农耕文化巧妙融合,让农产品附加值在丰富的采摘体验中显著提升。如今每到周末,农庄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田园风光。
近年来,刘集镇依托扬州西郊区位优势,引入新品种、新技术,因地制宜布局特色水果“一村一品”,逐步形成了以刘集村橘子、利民村西瓜、夏窑村樱桃、黄营村砂梨、仓房村葡萄、铁牌村黄桃、中心村草莓、陈巷村火龙果、盘古村李子等为主导的特色水果产业,全镇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超2500亩。
“刘集镇配套建设了农业电商平台‘刘驻乡情’,为农产品销售和流通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将水果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探索‘农业+文旅’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刘集镇副镇长疏仁高介绍,下一步,将着力打造集休闲农业、观光体验、研学教育、民俗餐饮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的致富路。